坚持“两个结合”制胜法宝 努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发布日期:2023-07-14    浏览次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全面深刻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的科学论断,为我们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路径。

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二者虽然诞生在不同的历史时空,来源不同,但是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为夯实文化自信根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百余年前,中国不仅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危机,更面临着文化入侵、文明衰弱的重大挑战,国运的扑朔迷离,让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不自信。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用了40多年便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发展成果。这种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同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力使然,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做好“第二个结合”,必须树牢文化自信。不仅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自主独立。还应该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观念、体制、制度等创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更多的人理解并共享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实现建设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长远目标。

做好“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的贯通、融通。“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以更大的历史主动做好“第二个结合”这篇大文章,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必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宏阔深远。

(汪先平)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sogou